辽宁白癜风QQ交流群 http://liangssw.com/bozhu/12376.html

人世间没有完美!

不管是人,还是事,都没有完美存在!

中医的诊疗方法也是如此!

方证对应是最直接,最快速的入门之法,但一定不是最好的,唯一的方法!

学习中医必须要有一种开放,包容,博大的胸怀!

入门时,选择某一种快捷方式入门是可以的,到了一定阶段,你必须学会汇众家之长于一身!

但是很多人都会进入一种所知障!

执着于自己固有的思维,舍不得放手!

我也经历过这个阶段,非常的痛苦!

但我还是放下了曾经的执念,选择去拥抱更加广阔的世界!

一切,都是为了患者!

因为我坚信,凡是能利益患者的方法就是好方法!

抛开可怜,迂腐的门户之见,流派之争吧!

海纳百川,你才能有容乃大!

对于病理病机,我之前真的没有太大兴趣,觉得理论过于空洞,玄幻,没有方证对应来得实在,直接!

而一个生动的案例,让我开始重新去思考,学习病理病机!

患者是一位学生的父亲!50岁左右,中等身材!

病愈后突然口舌生疮,舌头开裂,破损!

患者手脚冰凉,尤其下肢他冷感(不是患者自觉)明显!

大便不成形!

舌质粉红,娇嫩,水滑……

喜饮热水!

因为不是面诊,我有点把握不住!

凭着直觉,我觉得三个泄心汤,尤其是甘草泄心汤可能性比较大!

但是联系到手脚冰凉,又感觉不合适!

第二天学生过来抓药,问及这个问题!

我又仔细询问一番,确定用潜阳丹!!!

温阳益肾,潜纳浮阳,引火归原。主治脾肾阳亏,逼阳上浮、外越导致口疮、咽炎、牙痛、发热、各种血证等诸多病症。试试通用潜阳汤治病的小秘方。如何帮你轻松摆脱病症的困扰。

组成附子15克(先煎),干姜15克,肉桂10克,砂仁10克,龟甲15克,炙甘草15克。

功能温阳益肾,潜纳浮阳,引火归原。

主治脾肾阳亏,逼阳上浮、外越导致口疮、咽炎、牙痛、发热、各种血证等诸多病症。

用法水煎服,日服2~3次。

方解;

本方为火神派宗师郑钦安所制潜阳丹基础上加干姜、肉桂而成。方以附子、干姜、炙甘草即四逆汤温扶脾肾阳气用为主药;肉桂协同主药功专温肾而为辅药。另遣砂仁宣中辟阴,纳气归肾,龟甲通阴助阳,兼有潜镇之功,合为佐药;炙甘草补火伏土,调和诸药而为使。

加减阳虚甚者附子、干姜可相应加大剂量至30~90克;水湿偏甚如泄泻、浮肿可加茯苓30克,泽泻20克,兼有引归之功;若有痰饮加入半夏、苍术以化痰湿;下焦见有热象如尿黄、尺脉偏浮等加黄柏15克;见有心烦、口干等伤阴症状者加红参10克;发热可加童尿、猪胆汁咸寒反佐,引阳入阴;凡见虚阳上浮如咽痛、口疮等症均宜冷服;多汗欲脱可加山萸肉、白芍酸敛以收之;血症再加炮姜30克,血余炭30克以温摄止血;凡见惊悸烦躁者可加磁石、龙骨、牡蛎等介石质重之品以潜镇之;兼见表证参入麻黄、细辛、生姜等辛温开表。

临床运用虚阳上浮外越诸症乃由阴盛阳衰,虚阳浮越而致,虽见肿痛火形之种种热象,皆系假象假火,人多误辨阴虚阳热而误治,临床屡见不鲜,关键在从神色舌脉一派阴色阴象中辨之。本方为治虚阳上浮外越诸症之通用之剂,在郑氏潜阳丹基础上加味而成,用治各种阳虚阴火之证有执简御繁之妙。本方关键在于附子剂量要应用适度,随病情程度加大剂量,针对病症灵活加减,恒可收获良效。

温阳益肾,潜纳浮阳,引火归原。主治脾肾阳亏,逼阳上浮、外越导致口疮、咽炎、牙痛、发热、各种血证等诸多病症。试试通用潜阳汤治病的小秘方。

组成附子15克(先煎),干姜15克,肉桂10克,砂仁10克,龟甲15克,炙甘草15克。

功能温阳益肾,潜纳浮阳,引火归原。

主治脾肾阳亏,逼阳上浮、外越导致口疮、咽炎、牙痛、发热、各种血证等诸多病症。

用法水煎服,日服2~3次。

方解;

本方为火神派宗师郑钦安所制潜阳丹基础上加干姜、肉桂而成。方以附子、干姜、炙甘草即四逆汤温扶脾肾阳气用为主药;肉桂协同主药功专温肾而为辅药。另遣砂仁宣中辟阴,纳气归肾,龟甲通阴助阳,兼有潜镇之功,合为佐药;炙甘草补火伏土,调和诸药而为使。

加减阳虚甚者附子、干姜可相应加大剂量至30~90克;水湿偏甚如泄泻、浮肿可加茯苓30克,泽泻20克,兼有引归之功;若有痰饮加入半夏、苍术以化痰湿;下焦见有热象如尿黄、尺脉偏浮等加黄柏15克;见有心烦、口干等伤阴症状者加红参10克;发热可加童尿、猪胆汁咸寒反佐,引阳入阴;凡见虚阳上浮如咽痛、口疮等症均宜冷服;多汗欲脱可加山萸肉、白芍酸敛以收之;血症再加炮姜30克,血余炭30克以温摄止血;凡见惊悸烦躁者可加磁石、龙骨、牡蛎等介石质重之品以潜镇之;兼见表证参入麻黄、细辛、生姜等辛温开表。

临床运用虚阳上浮外越诸症乃由阴盛阳衰,虚阳浮越而致,虽见肿痛火形之种种热象,皆系假象假火,人多误辨阴虚阳热而误治,临床屡见不鲜,关键在从神色舌脉一派阴色阴象中辨之。本方为治虚阳上浮外越诸症之通用之剂,在郑氏潜阳丹基础上加味而成,用治各种阳虚阴火之证有执简御繁之妙。本方关键在于附子剂量要应用适度,随病情程度加大剂量,针对病症灵活加减,恒可收获良效。

郑钦安郑钦安(年-年),字钦安,即道光四年生、宣统三年卒,四川邛州人,清末著名伤寒学家。郑钦安学医于一代通儒兼名医刘止唐先生。其学术上溯《周易》、《内经》,中得《伤寒》心法,下览历代医家著作,故医理医术造诣俱臻上乘。著有《医理真传》、《医法圆通》、《伤寒恒论》三书传世。郑钦安郑钦安(年-年),字钦安,即道光四年生、宣统三年卒,四川邛州人,清末著名伤寒学家。郑钦安学医于一代通儒兼名医刘止唐先生。其学术上溯《周易》、《内经》,中得《伤寒》心法,下览历代医家著作,故医理医术造诣俱臻上乘。著有《医理真传》、《医法圆通》、《伤寒恒论》三书传世。

谓“人生立命全在坎中一阳”,强调元阳真气在人体生命活动中的重要作用,治病立法重在扶阳,用药多为大剂姜、附、桂等辛温之品,人称“姜附先生”、“郑火神”。精研《伤寒论》,谓六经辨证可愈外感,亦可治内伤。著《伤寒恒论》十卷(年),释方辨脉,颇切实际。又撰《医法圆通》四卷(年)、《医理真传》四卷(年),论乾坤坎离、五行、四诊、辨阳虚阴虚、杂病内外虚实及经方时方之要。

郑老先生是标准的病理病机派,不过他喜欢从易经角度来阐述!

略引两段;

凡天地之数,起于一。一属阳,气也。一生二,二属阴,血也。一合二而成

,气无形而寓于血之中是也。二合一而成,血有形而藏于气之内是也(经云“气能统血”,即此意也)。气、血两字,作一坎卦解之也可,即作一离卦解之也可,即作坎离二卦解之也亦可。余恒曰:“以脏腑分阴阳,论其末也。以一坎卦解之,推其极也。”又曰:人身一团血肉之躯,阴也,全赖一团真气运于其中而立命,亦可作一坎卦以解之。

问曰:头面忽浮肿,色青白,身重欲寐,一闭目觉身飘扬无依者,何故?

答曰:此少阴之真气发于上也。原由君火之弱,不能镇纳群阴,以致阴气上腾,蔽塞太空,而为浮肿。所以面现青黑,阴气太盛,逼出元阳,故闭目觉飘扬无依。此际一点真阳,为群阴阻塞,不能归根,若欲归根,必须荡尽群阴,乾刚复振。况身重欲寐,少阴之真面目尽露,法宜潜阳,方用潜阳丹。

潜阳丹

西砂一两姜汁炒 附子八钱 龟板二钱 甘草五钱

用药意解

按潜阳丹一方,乃纳气归肾之法也。夫西砂辛温,能宣中宫一切阴邪,又能纳气归肾。附子辛热,能补坎中真阳,真阳为君火之种,补真火即是壮君火也。况龟板一物,坚硬,得水之精气而生,有通阴助阳之力,世人以利水滋阴目之,悖其功也。佐以甘草补中,有伏火互根之妙,故曰潜阳。

本问数种病象合参,断为少阴之真气为群阴所逼,不能归根,故须治以潜阳丹,祛阴以潜阳,纳气而归肾。方中西砂荡阴邪,附子生真火,妙在用龟板通阴以助阳,甘草补中以伏火,可谓善用成方而为对症之治。又指出龟板非仅利水滋阴之药,而有通阴助阳之力,亦异于世俗之见。用此方治愈头痛如裂(即一般所说之脑震荡)患者多人,即以其无外感可凭,有阳虚之症状足征,而断为阴气逼阳上浮,用潜阳丹一服即效,数剂痊愈。

郑先生的书看着非常过瘾!

直接,了当!没有空虚,玄幻的空洞理论,一针见血,直指关键!

之前都是当作理论来学习,很少真正临床运用!

我思考一番,觉得此症状与潜阳丹非常符合,遂与五剂!

三天后,反馈信息,效果非常好!!!

同一个事物,从不同角度看,当然会有不同的见解与认识!

每种认识显然只是诸多不同认识中的一种,绝对不是唯一!

也不见得一定是最好的一种!

如果把患者的症状比作是一棵大树,那么方证对应,病理病机,五运六气……都是从不同角度来审视同一个问题!!!

到底哪一种方法最好?

这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情!

当然,应该存在一种最好的方法!

毕竟从最顶端俯视一棵树,可能把握上更加精确一些!

想成为一名大医,真心不容易!

要有胸襟,有胆识,有魄力,有愿心……

在精研自己所擅长的思路之余,还要广泛学习其它派系的不同思路!

中医这条路啊,我永远都在路上!

对于这位患者,我也曾经反复思考经方的治疗!

综合考虑,四逆汤加半夏,砂仁,可能比较合适!至于其它方子,我真的找不到特别合适的!

分享更多干货,帮助更多中医爱好者及患者,是我的使命!!!

如果您觉得有用,请分享到朋友圈!

让我们一起努力学习中医,传承中医,弘扬中医,造福四方,普惠同胞!

有问题请加我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ekouchuanga.com/ekczz/94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