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A

小儿鹅口疮常用哪些药物治疗,疗程多少天?

鹅口疮是口咽假丝酵母菌病,常见于小婴儿,也可见于使用抗生素、吸入性糖皮质激素(治疗哮喘或鼻炎)、化疗或放疗的年龄较大儿童,以及有细胞免疫缺陷的儿童,如AIDS。

免疫正常的患儿轻度鹅口疮初始治疗建议首选局部治疗,如制霉菌素或克霉唑的混悬液或锭剂,连续治疗7~14天。

免疫缺陷患儿或者中重度鹅口疮,推荐口服或注射全身给药而非局部给药,如氟康唑、酮康唑、伊曲康唑等抗真菌药物,连续治疗7~14天。

制霉菌素混悬液如何配置?

目前市场上缺乏现成的制霉菌素混悬液,临床上常选择制霉菌素片(50万单位/片)碾碎后配制成混悬液,参考中国处方集推荐终浓度为10万单位/ml,局部使用。

配置方法一:制霉菌素2片+10ml生理盐水,混匀形成混悬液。

由于弱碱性的碳酸氢钠可以提高口腔pH值,抑制真菌的生长,因此临床上也常选择2.5%的碳酸氢钠溶液配制。

配置方法二:制霉菌素4片+生理盐水10ml+5%碳酸氢钠10ml,混匀形成混悬液。

制霉菌素理化性质不稳定,最好是使用前临时配,配置好的药液使用不要超过24小时。

鹅口疮药物治疗中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口腔局部用药后,需要保持1~2小时内不要进食或者喝水。因此,建议在宝宝喂奶后,用2.5%的碳酸氢钠溶液清洁口腔后,再给宝宝口腔患处涂抹药物。

个体化用药咨询

敬请扫码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ekouchuanga.com/yeekc/47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