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连在哪里出诊 https://m.39.net/pf/a_9392527.html

▲徐雯广东省名中医,广州病院硕士生导师、儿科主任中医生。

医案是中医临床尝试的纪录,显示了调理流程中理、法、方、药的详细应用,是医家调理疾病思想流程的呈现。历代名家医案是中医药宝库中的珍宝。咱们推出栏目,以期传承精粹,启示我辈,协同上进。肖某某,男性,17岁,年04月20日初诊。患者无显然诱因于半月前始呈现口腔舌尖溃疡,痛苦难忍,遂来诊。

主诉:屡次口腔溃疡伴痛苦半月。

刻诊:表情疲倦,闷闷不乐,心烦躁扰,口苦口干,胃纳欠佳,小便平常,大便干,就寝欠佳。

帮助检讨:咽部充血(+),舌尖看来多处溃疡,双侧扁桃体Ⅱ°肿大,未见脓性排泄物。心肺腹体查无反常。舌红苔白,脉细弦。

中医诊断:口疮。证属:阴虚火旺。治则:滋阴清热。处方:

以知柏地*丸加减:生地*15克、知母10克、泽泻15克、夏枯草10克、川牛膝15克、土茯苓15克、地肤子10克、苦参10克、皂角刺10克、浮小麦10克、素馨花10克、甘草3克。4剂,水煎服,逐日1剂。

二诊

服药4剂后,患者舌尖溃疡原形愈合,伴有病症显然改观,大便调,就寝转佳。守前线去土茯苓、皂角刺,易茯苓15克、山茱萸15克。继用4剂。

口疮系指以口颊、唇舌、齿龈、上颚等呈现溃疡为特性的一种口腔疾患。根据其产生部位而称号不同,溃疡只产生于口唇双侧者,称燕口疮;若满口腐化,色红痛苦者,则称为口糜。病发无显然时节性,既可独自产生,亦可伴发浑身病症如泻肚、伤风等。究其成因,多由风热乘脾,心脾积热,阴虚火旺而至。要紧病变在脾与心,虚证常波及于肾。风热乘脾者,风热*邪侵蚀,引动脾胃内热,上攻于口。心脾积热者,因调护得宜或嗜食厚腻,邪热内积心脾,循经上炎口腔。阴虚火旺者,因赤子“肾常虚”,且“阳常多余,阴常不够”,加之饮食不节,经常进食或辛辣或燥烈之品,都可损及“稚阴”,以致肾阴不够,水不制火,虚火上浮,熏灼口舌,发为口疮。

患儿望之表情疲倦、闷闷不乐、咽喉红肿、舌尖溃疡,问悉心烦躁扰、就寝欠佳,切其脉细弦,四诊合参,诊为“阴虚火旺”之口疮,治以滋阴降火之知柏地*丸加减。

知柏地*丸由六味地*丸化裁而来,六味地*丸是滋养肝肾之代表方,而知柏地*丸是在该方的原形上插手知母、*柏,二药可清热泻火,故在补肾阴的原形上可折其虚火,泄其虚热。方中生地*养阴清热,擅长治阴虚内热,知母清热泻火、滋阴除烦,两者同奏滋阴清热之效,共为君药;臣以牛膝,替换苦寒之*柏,引热下行,泽泻利水渗湿泄热,使虚热从小便而解;佐以土茯苓、苦参、地肤子清热祛湿,素馨花疏肝解郁,皂角刺消肿托*排脓,夏枯草清散怒火;甘草协调诸药为使,全方共奏滋阴降火之功。患者复诊时,病症显然改观,病已向愈,去土茯苓、皂角刺,防其过于苦寒伤及脾胃,予茯苓、山茱萸健脾补肾,取茯苓甘淡健脾益气,且具宁心之功,用山茱萸补益肝肾以固本。

口疮医治的同时髦需仔细:(1)坚持口腔纯洁,勤漱口。(2)坚持心境安逸和充分的就寝。(3)饮食宜平淡,忌辛辣炎热之品。(4)加紧肉体训练,增加体质,防止种种感化。

持重阐明:由于每小我的体质和病情不同,本案中的方药和计量仅合用于本案病人那时的病情。未经中医辨证调理,不得照搬操纵本案中的处方和计量。庞大读者若有需求,病院调理,免得延迟病情。■推举赏玩预览时标签不成点收录于合集#个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ekouchuanga.com/yeekc/101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