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皮肤病医院 http://m.39.net/news/ylzx/bjzkhbzy/
一审:马丽娜二审:张杨终审:冀连梅哮喘是常见的慢性病之一,全球至少有3亿人受到哮喘的困扰。有统计表明,我国的哮喘患者已经超过万,数据仍在持续增长中。同时,不容忽视的严峻现实是,我国无论是医者还是患者,对哮喘的重视程度都不够,导致我国也是全球哮喘病死率高的国家之一。为了帮助更多患者系统地了解有关哮喘的专业知识,全程科学地管理好哮喘,远离哮喘危害,享受健康正常的生活,「问药师」团队特别设立“哮喘专栏”。本专栏将以每周五晚上九点更新一篇哮喘相关文章的速度普及哮喘相关知识,同时会有团队中擅长哮喘治疗管理的药师在直播间里实时进行公益答疑。如果你身边有哮喘患者,或者有对全程管理哮喘患者感兴趣的医务工作者,欢迎你把这个专栏转发给他们周知。感谢你和我们一起普及哮喘的科学管理知识。——冀连梅药师哮喘的全称叫作支气管哮喘,是一种发生在支气管和细支气管这类小气道上的慢性炎症。哮喘不发作的时候,平静得像温柔的大海,人们往往掉以轻心,容易忘记它还有“发怒”的时候。一旦它发作,可能就是波浪滔天的海啸,让人痛到无法呼吸。

哮喘的症状都有哪些?

哮喘表现为反反复复的喘息,气急,胸闷和咳嗽等症状。通常在运动后加重,夜间或凌晨加剧,多数人可以自行缓解或者经过治疗后缓解。正是因为它可以自行缓解的这一个特点,导致很多患者不重视全程管理,从而忽视了它的潜在危害。

哮喘控制不好的危害是什么?

哮喘患者的气道存在多种炎症细胞、炎症介质和细胞因子,在它们长期的共同作用下,气道变红、肿胀、变窄、粘液增多并异常敏感,从而形成慢性气道炎症。如果不规范进行哮喘治疗,反复发作的哮喘会导致气道的炎症不断加重,最终可能发生不可逆的气道变窄,从而影响肺的通气功能。

对哮喘的五个认识误区

误区一:哮喘可以自愈哮喘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一些儿童在6岁之前就出现了第一次的哮喘发作。随着生长发育和自身免疫系统的成熟,部分哮喘儿童的症状会有不同程度的缓解,但缓解率并不是百分之百。部分儿童长大后可以摆脱哮喘症状,容易误以为哮喘已经自愈。然而在未来接触到某些过敏原或诱发因素时,仍然可能出现哮喘复发。误区二:哮喘治不好,治疗没有用哮喘是一种难缠的慢性呼吸道疾病,具有反复发作的特点,目前还无法根治。因此,部分患者会产生消极情绪,动摇治疗的信心。实际上,通过规范的治疗和科学的管理,哮喘患者的症状可以消失,这样就可以避免急性发作导致死亡,也可以避免长期的炎症导致肺部结构发生不可逆改变,从而损伤肺功能。误区三:症状消失就停药大部分患者在哮喘急性发作时会特别紧张,都能积极配合治疗。而一旦胸闷、喘息、气急或咳嗽等症状得到了控制,就立马放松警惕,甚至认为只要“不喘”或“不咳”,病就好了,就没必要再用药了。其实,哮喘是慢性气道炎症所致。在急性发作期使用药物后,虽然症状消失了,但是气道炎症仍然持续存在,如果擅自停药,炎症会进一步加重,气道和肺功能会进一步受到损害。因此,哮喘急性期发作症状一旦被控制住,还需要一段时间的维持治疗。治疗期间还需要定期进行复查,复查时医生会根据当前哮喘控制的情况进行评估和调整,切勿自行停药。误区四:吸入激素副作用大目前,吸入糖皮质激素是控制哮喘的首选药物。很多患者一听说激素就十分排斥,担心激素的副作用太大。其实,吸入糖皮质激素直接作用于呼吸道,每次吸入的剂量非常小,进入全身血液循环的量就更少,引起全身不良反应的几率明显小于口服或注射激素。因此,吸入糖皮质激素比口服、注射糖皮质激素安全很多。如果日常不用吸入激素好好控制哮喘,等到严重住院时,将不得不使用口服或注射激素,得不偿失。当然,药品或多或少都存在一定的副作用。长期吸入糖皮质激素较常见的副作用是喉咙痛、声音嘶哑及鹅口疮,通过吸入后漱口或洗脸可以有效的减少相关副作用的发生率。误区五:乱用抗生素有些患者可能会认为,既然哮喘发作是因为气道存在慢性炎症,那么,有炎症就应该使用抗生素来消炎。实际上,不是所有炎症都需要用抗生素,引发哮喘的气道炎症和细菌感染无关。诱发哮喘的因素很多,其中细菌感染只占极少的一部分。因此,大多数患者不需要使用抗生素。只有当患者有明确的细菌感染证据时,才需要使用抗生素,否则都属于乱用。

文章所涉药方、疗法及防治观点均为医生个人意见,患者勿盲目使用,须及时就医。

澎湃新闻出品责任编辑:陈玉坤

探索身体的奥秘

给大家带来活到一百岁的可能

长按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ekouchuanga.com/xeekc/47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