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任孩子像当年满地打滚,满手脏污就吃东西的现象早已不存在。反之,学龄前的孩子都有专人看护,有些家庭甚至两代人一起照顾一个小宝宝,生活起居的照顾可以用精细来形容。

在米多的妈妈群里就有这样一个例子,一位群友的宝宝在今年6月份出生,因为和公公婆婆住在一起,所以孩子出生后由两代人一起照顾。而且婆婆是个勤快且非常爱干净的人,平时宝宝换下来的衣物、使用过的餐具、宝宝的玩具等,基本由婆婆帮忙洗。

为了保证干净、减少细菌,婆婆都是使用含有抑菌成分的肥皂给宝宝洗衣物,餐具和玩具等也会用专门的消毒清洁剂进行清洗。群友看着婆婆对待宝宝如此用心,也心存感激。

可是有一天,她发现宝宝口腔内出现了白色斑块,医院检查,结果医生告知是得了鹅口疮。这让群友感到很纳闷,平时宝宝入口的东西和平日的照顾,一家人都很注意,怎么就患上鹅口疮了呢?

医生告知,鹅口疮是由白色念珠菌感染所引起,虽然多发生于口腔不洁、免疫力低等情况,但太过干净也会造成此病。这让群友和家人恍然大悟,自己就是太在乎宝宝的卫生问题了,什么都必须“消毒”才行,没想到这样反而对宝宝有害。

确实,特别对于不少新手爸妈或洁癖者来说,看着眼前的小可爱,生怕照顾不周让细菌对宝宝有机可乘,于是对地面、玩具、奶瓶等宝宝能接触到的周边各种消毒。虽然杀死了有害菌,但同时有益菌也被杀灭了,这让真菌少了天敌,从而增加了患病的几率。

所以建议让孩子处在一个正常的生活环境下,切勿太干净,好心做了坏事。除此之外,要减少鹅口疮的患病率,还需注意以下6点。

1、如果妈妈在孕期,阴道有霉菌感染的情况应及时治疗,以防生产时宝宝经过产道,接触妈妈的分泌物而感染。

2、给孩子进行母乳喂养时,不要用消毒巾擦乳头和乳晕,用温水清洗或干净的湿毛巾擦拭即可,因为母乳中本身就含有几百种的细菌,除了母亲的胃肠道菌群,还包括哺乳期间乳房的细菌,这可以帮宝宝建立肠道共生菌系统,不必过分清洁。

3、宝宝在喝完奶后或进食其它食物后,最好喂点水对口腔进行清洁,以减少残留物,减少白色念珠菌的滋生。

4、虽然宝宝是家里的心头之爱,免不了对宝宝有些亲昵的动作,但应控制不要去亲宝宝的嘴,这将很容易对宝宝造成感染。

5、让宝宝在太干净的环境下不对,但绝不是不讲卫生。宝宝的衣物、被褥等要勤换,并且尽量与大人的衣物分开洗涤。经常玩的玩具也应进行清洗晾晒,奶瓶、餐具等要注意死角的清洁,并用开水煮烫。

6、天气好时可以多带宝宝到户外走走,大些的幼儿可经常进行一些户外活动,以增加机体抵抗力,减少患病。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ekouchuanga.com/xeekc/103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