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虽小,口腔清洁卫生事大
如何保护新生儿的口腔卫生 1、整个新生儿期想要帮助宝宝清洁口腔,主要通过喂食一些温水。 2、每次吃完奶,要养成喝少量白开水的习惯。 3、人工喂养的宝宝,如果宝宝不肯吃,宝妈妈不能用橡皮奶头去顶宝宝的口腔黏膜,这样频繁操作,这样会损伤宝宝的口腔黏膜。 4、严格保持奶头、奶具的卫生。 5、冲调的奶粉温度要适当,可以在喂之前在手臂上试温度。如果奶温较高,容易烫伤宝宝的口腔黏膜。 长乳牙前的口腔护理 一般情况下,宝宝出生6个月就会开始长牙(也有更早的),并会伴随一些不适症状,如牙龈肿胀、发烧、疼痛等,妈妈就要学会判断宝宝长牙的不适症状,并正确护理。 给宝宝做口腔护理前,要做好准备工作: 1、先让宝宝侧卧位,用小毛巾或围嘴袋围在他的颌下,以防止护理时沾湿衣服; 2、同时准备好消毒过的筷子、棉签、淡盐水和温开水,妈妈用肥皂和流动水洗净双手。待准备好一切再开始护理。 3、护理时,先用棉签蘸上淡盐水或温开水,擦宝宝口腔内的两颊部、齿龈外面,再擦齿龈内面及舌部。 4、张口不合作的宝宝,爸妈可用左手的拇指、食指捏小儿的两颊,使其张口,必要时也可用勺子柄或筷子帮助撑开口腔,但一定不能用力过猛,会伤着孩子。 5、擦洗时应注意使用的物品要保持清洁卫生,已消毒的物品不被弄脏污染。擦洗一个部位要更换一个棉签,同时棉签上不要蘸过多的液体,以防止宝宝将液体吸入呼吸道造成危险。 6、口腔护理后,用小毛巾把宝宝嘴角擦干净。口唇有干裂的可涂消毒过的干净植物油;口腔溃疡者可涂金霉素鱼肝油;鹅口疮可涂制霉菌素甘油,或根据需要遵医嘱涂其他药物。 长牙后的口腔护理 1岁以内的宝宝,刚长出乳牙时,用指套牙刷或纱布蘸上温开水,轻轻擦拭乳牙和牙床。牙齿清洁也要有规律地进行,每天早晚各一次,晚上喂完最后一次奶后要一次,以免奶液长期留在口中,容易导致龋齿。1岁以后,要选择婴幼儿专用的牙刷和牙膏组合。 如何给婴儿清洁口腔 做口腔护理前,要做好准备工作,且护理者用肥皂和流动水洗净双手。待准备好一切再开始护理。口腔护理流程: 1、操作者准备:着装规范、洗手。 2、检查:先让婴儿侧卧位,用小毛巾或围嘴袋围在小儿的颌下,以防止护理时沾湿衣服,并置弯盘于口角旁电筒检查口腔。 3、用棉签蘸温开水湿润口唇。 4、以2%碳酸氢钠溶液棉签擦洗颊部、牙龈、硬腭、舌面(勿触及咽部、横向擦洗)。 5、以制霉菌素甘油棉签擦洗颊部(弧形擦洗)牙龈、硬腭、舌面(勿触及及咽部横向擦洗)、温开水湿润口唇。张口不合作的小儿,爸妈可用左手的拇指、食指捏小儿的两颊,使其张口,必要时也可用勺子柄或筷子帮助撑开口腔。 6、清洗后护理:口腔护理后,用小毛巾把小儿嘴角擦干净。口唇有干裂的可涂消毒过的干净植物油;口腔溃疡者可涂金霉素鱼肝油;鹅口疮可涂制霉菌素甘油,或根据需要遵医嘱涂其他药物。 科普时间 很多新手妈妈并不知道,口腔中的“马牙”及“螳螂嘴”都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如果听从别人的经验之谈,用尽各种方法去除异常情况,结果反而给宝宝增添了痛苦。 Q:什么是马牙? A:“马牙”是齿龈的上皮细胞脱落不完全而形成的,看上去就像刚刚萌出的牙齿,有的像小马驹口中的小牙齿。对宝宝没有什么任何影响,几天后就会自行消失,不必处理。 Q:什么是螳螂嘴? A:宝宝哭的时候,常常会看见他嘴巴两边的颊黏膜处有明显的鼓起,如糖丸大小,其实是两块脂肪垫,宝宝吸吮乳汁时就是靠脂肪垫的吸力造成负压,使奶汁流出,它有利于宝宝的生理需求,妈妈不需要做任何处理,等宝宝长大一点,自然会消失。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ekouchuanga.com/xeekc/10242.html
- 上一篇文章: 宝宝患了鹅口疮,会有什么症状宝妈多了
- 下一篇文章: 新生宝宝春季健康防护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