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考篇59中医技能第一站答题详细
备考文章索引:01.执考篇01 备案、实习证明是什么? 02.执考篇02 谈中专、专长及师承代办问题 03.执考篇03 年医师资格报考条件列举及解读 04.执考篇04 民间中医怎么考老专长、师承和新专长 05.执考篇05 代表考生给医考中心的一些建议 06.执考篇06 如何使用视频加速器高效的复习 07.执考篇07 最新版百度网盘使用教程 08.执考篇08 视觉障碍考友如何考执业医 09.执考篇09 22中医执考报名前重要提醒 10.执考篇10 从中医执考大纲变化历史谈考试趋势 11.执考篇11 医师资格考试委员会公告 12.执考篇12 执考公告后咨询问题的统一解答 13.执考篇13 中医执考复习计划规划建议 14.执考篇14 中西医执考复习计划规划建议 15.执考篇15 22中医/中西医官方指导用书变化详细列举 16.执考篇16 中医执考复习大提点 17.执考篇17 中西医执考复习大提点 18.执考篇18 献给考友:往届考友的执考备考历程 19.执考篇19 执考报名步骤详细说明 20.执考篇20 执考报名相关问题的补充说明 21.执考篇21 执考报名网上/线下审核需提交材料的详细说明 22.执考篇22 执考报名审核再提醒 23.执考篇23 执考各地报名审核方式大盘点 24.执考篇24 年后,执考复习该如何继续进行 25.执考篇25 如何知道自己审核通过 26.执考篇26 中医/中西医综合考试中医基础5门科目分析 27.执考篇27 中医综合考试中医临床5门科目分析 28.执考篇28 中西医综合考试中西医临床5门科目分析 29.执考篇29 中医/中西医综合考试西医5门科目分析 30.执考篇30 中西医执业/助理综合考试内科学病证法方速记 31.执考篇31 中西医执业/助理综合考试外妇儿病证法方速记 32.执考篇32 中医执业综合考试内外妇儿病证法方速记 33.执考篇33 执业医审核后如何找回复习状态,兼谈复习方法 34.执考篇34 中医助理综合考试内外妇儿病证法方速记 35.执考篇35 中医执业/助理综合考试内外妇儿病证法方趣记 36.执考篇36 疫情对我们执考有什么影响 37.执考篇37 中药方剂思维导图速学模式 38.执考篇38 疫情复杂,当前复习的一些建议 39.执考篇39 中医实践技能第一站卡片详细介绍 40.执考篇40 关于中医技能考试信息化与试题分期投放试点消息的解读 41.执考篇41 22执考篇文章阶段性回顾(前40篇汇总整理及解释) 42.执考篇42 21年中医执业综合考试考情分析 43.执考篇43 21年中医助理综合考试考情分析 44.执考篇44 21年中医执业综合考试考情分析 45.执考篇45 21年中医助理综合考试考情分析 46.执考篇46 21年中西医执业综合考试考情分析 47.执考篇47 21年中西医助理综合考试考情分析 48.执考篇48 21年中医类别综合考试考情对比汇总 49.执考篇49 中医执考西医重点摘要汇总 50.执考篇50 怎么做好笔试第一轮复习的收尾 51.执考篇51 中医执考实践技能备考建议(详细版) 52.执考篇52 中西医执考实践技能备考建议(详细版) 53.执考篇53 技能复习前的笔试模拟卷分值评估 54.执考篇54 中医执业实践技能打卡学习计划 55.执考篇55中医助理实践技能打卡学习计划 56.执考篇56 中西医实践技能打卡学习计划 57.执考篇57 谈中医/中西医技能资料的使用和复习的思路 58.执考篇58 谈技能第一站用药组方技巧思路 (上下滑动可查看执考篇所有文章)01.题型简介 改革后,这两年的技能考试情况变化,主要体现在第二站的考核为全中医的考核形式,而第三站全西医,预计年,也是类似的这样的情况。其实这几年实践技能考试的题型,每年都有细节的变化,当然在大趋势上,变化不大,如果有变化,我会在考前再在这里发文说明。按照年及以往几年的考试形式,本站设置60号题,每号题设置了两个病案分析,一个病案是中医内科病案,另一个病案是中医外科、妇科、儿科(骨伤疾病从未考过)中的任意一个。要求考生根据病案资料(病案的人是照书得病,不会超出笔记第一站里面的病证表现),按照答题卡的要求,以笔答形式完成中医疾病诊断、中医证候诊断、中医辨证依据(含病因病机分析)、中医病证鉴别(助理不要求)中医治法、方剂名称、药物组成、剂量以及煎服方法的书写。第一站所占分值是40分,每题20分,两题时间一共是50分钟答题时间(较以往60分钟时间有缩短)。 自16年改革以来,这5年的实践技能第一站都是:第一站考试形式为第一题为内科题、第二题为外妇儿题。本站的第一题的题号排列顺序是从课本的前面的病排列到后面,一般考到每个疾病的两个证型左右,当然也有1个或者三个的。 而本站的第二题的顺序,这几年有些变化: 年,按照外科-妇科-儿科的病来,其中外科1-15、46-50,妇科16-30、51-55,儿科31-45、56-60。而在大纲要求掌握中,外科6个病,妇科9个病,儿科5个病。 年,第二题的规律稍有变化,其中1-15号题是外科,16-30是妇科病,31-45是儿科病,然后再46-50外、51-55妇、56-60儿。 年,第二题顺序是1-15号题是外科,16-30是妇科病,31-45是儿科病,然后46-60,15号题中外8妇3儿4。 年,第二题是1-20妇科,21-40外科,41-60儿科。 年,第二题是1-20外科,21-40妇科,41-60儿科。 综上:所有的病都考了,一个都没有落下,非重点病比如鹅口疮也有一个证型。并且所有的题,题干是照书得病,你们买了小卡片的就知道,小卡片肯定对大家有帮助。 第一题内科,每个疾病都有,按顺序来的,这就是我说为什么可以根据题号来推测病名的原因,比如最后一个内科病腰痛,60号题是最后的,假如不知道是腰痛还是腹痛,根据这个题号,可以做最简单的推断。鉴别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参考,可以辅助验证病名是否正确。这里说的第一站其实每个病都差不多2个证型,雨露均沾,感冒和咳嗽实在是太简单了,年、年就各考了一个证型。 预计年第一站的考试形式、出题规律基本同年。技能的复习遵循先第一站、重第一站的原则,一般情况下,第一站两个题都辨证对,得32分以上,操作基本可以保证通关,所以重点的重点在第一站。 02.大纲要求 中医执业和中医助理的技能第一站大纲要求为:03.答题注意事项 1、中医疾病诊断第一题是内科病,第二题是外妇儿病,不要再出现第二题肠痈答成胁痛这种傻瓜式错误。“胎漏、胎动不安”的诊断最好写成“胎漏、胎动不安—胎动不安(如果是胎动不安的话)”,单答胎漏扣分,“中经络”、“阳黄”等写在病名的后面或证型的前面都没关系,一般写在证型的前面,如“中经络—风痰瘀阻”。怎么辨病: (1)秒杀词很重要,但是不能只看秒杀词比如腹痛+,有些人就诊断为腹痛,后面还有里急后重,大便情况,就不是诊断为腹痛,要读清楚题干,不能飘。做题思路,病名,我们执业60助理51,病名不会超出这个里面,不要写什么脏躁,没有分的,然后思路清晰,证法方,去辨去写,注意病不要写错别字(一般来说,你知道了这个病,但是写错了字,改卷老师知道你病诊断出来了,比如哮病写成哮证,影响不大,会扣一分或者两分,后面的可以继续得分)。但是不能错的太离谱,比如崩漏写成了蹦露,太离谱! (2)看题号,比如咳嗽和血证咳血阴虚,不会辨病就看题号,为什么可以看题号来确定,后面我会写文章说明。今年碰到机考试点和分期投放试题的试点,这个规律对于这些试点地区无效。 (3)看鉴别(助理没有鉴别,其实难度更大),鉴别也非常重要,有时候可以直接从鉴别来做出辨病,比如鉴别:一过性失眠,直接可以诊断为不寐,有时候伴头痛,心悸,题干反而有些人不能拿主意。 2、中医证候诊断 诊断证型,没有要求必须和书上证型每个字一样,大致相同,意思相同就可以,我强调了扣“证素”来解决;每个证型都由证素构成,证素的命名其实是有规律的,一般是病因+作用动词+病位。把这个证型的证素分解表达出来,比如喘证实喘的“风寒壅肺”,病因是“风”、“寒”,病位在“肺”,其中“壅”是作用动词(这个动词在这里写错了也不要紧,壅写成阻、郁、蕴、犯、侵都不能算错,只是“壅”可以最准确地表达风寒对病位“肺”的作用)。 证素主要是这三个,所以你写出“风寒壅肺”、“风寒犯肺”、“风寒阻肺”都可以说的过去,只是风寒的性质在侵犯肺的时候,结合肺的生理特性,风寒内舍在肺,邪实气壅,写成“风寒壅肺”最为合适。如果考生在写这个证型的时候,证素病因“风”、“寒”没有写全,说明辨证不完全,如“寒邪犯肺”就不能算对,最多只能得一半的分。所以大家一定注意这点。 除了证素,还有含义是否一致,如归脾汤证,有的说是气不摄血、有的说是气血虚弱,有的说是脾不统血,其实都是差不多的意思,不摄血,导致血溢脉外,一般是皮肤出血;不统血一般是妇科崩漏月经过多,统血出问题,气血虚,一般指的是心脾气血两虚,当然差不多意思,辨证不偏离,都是可以的,不必要太担心。 在分析证型的时候,要分析“虚还是实”、“寒还是热”、“痰还是淤”等等证素,然后证素在对应脏腑会产生什么病机病理变化,做具体辨证分析,最后舌脉“舌苔薄黄腻,舌质红,脉滑数”再做一次验证,这样确保辨证不会出差错。 3、中医辨证依据(含病因病机分析) 三段式答题,先写为什么诊断为此病(该病主要表现抄写下来,故诊断为该病),再写为什么诊断为此证(抄写全部症候表现,故诊断为该证,舌苔亦是该证表现),最后写病因病机分析,就是证机概要,官方教材上外妇儿没有,笔记上也没配,到时候要自己临时发挥。 (1)辨病依据:把本病的概念或临床特性表现写上就可得分。 (2)辨证依据:需要写清楚该证型的特征,包括主症、兼症、舌脉特征。 (3)病因病机分析:其实是关键写到证机概要。写清楚三个方面即可:病因、所侵犯的脏腑(病位)、导致脏腑出现的问题。病位、病性非必须。注意潇婷老师讲的这个所有的证型写总的病机不合适,会扣分,需要写这个特定证型的病机。 4、中医病证鉴别 助理不要求。鉴别是题目上标注需要和哪个疾病或病证鉴别,不是你想和哪个就写哪个,比如中风的鉴别,书上和口僻、厥证、痉证、痿证、痫证鉴别,但是考卷上可能明确要求和痫证鉴别,所以特别注意,复习的时候都要记。鉴别的写法,最好要先写相同点,再写各自较为个性的临床表现,如果不写共同点,考官为觉得你不知道相同点,这样压根就没办法鉴别。 5、中医治法 最好8个字。前4个字针对证型或者说针对病因病机,后面4个字针对疾病病位。如风热犯肺证咳嗽的治法为疏风清热,宣肺止咳。“疏风清热”针对风热犯肺证,“宣肺止咳”针对咳嗽本病病位。不要求和书上一样,意思大概正确就行。 6、方剂名称 写方的要求是:合方一定要写全,或方写一个就行了,方的后面一定要写加减,不写的话,这个方的名称这里不扣分,但是下面的组成不是你上面写的原方的组成,那下面这个地方是要扣分的,所以写加减是为了给下面的组方留有余地,可以随意加减。如果出现加减葳蕤汤的情况,写成加减葳蕤汤化裁。下面组方就较为自由。 还有“加减”和“加味”有什么区别,加味是本来的方全部保留,加新药,比如玉屏风,三子养亲汤,本身药物就三个,三个药都要取,还要加药,就说玉屏风散加味,有加有减就是加减,方子药物多,不能写全,肯定就写加减,如果是方名本身有加减二字,比如加减葳蕤汤,为了和这个加减区别,所以后面写化裁。还有的如加味逍遥散,作为一个完整的方名,如果要加减,后面就写加味逍遥散加减。总之,加味,你原方写的全吗,写全了,你用量和原方一样吗?写不了一模一样,就后面带加减。不要直接就写加味。 还有,如果出现参附汤送服黑锡丹,加蛤蚧粉这种情况,写组成的时候,写参附汤就行,后面加送服黑锡丹,蛤蚧粉。如果是丸剂,统一写煎服,肾气丸只是方名,不是特指要做成丸。我们的妇科的方,书上很多情况都是方后面加了几个中药,中药可以不记,直接写加减,比如黄芪建中汤(《金匮要略》)加当归、党参可以直接写黄芪建中汤加减! 7、药物组成、剂量及煎服法 看执考篇58内容:执考篇58 谈技能第一站用药组方技巧思路。 04.示例答题举例 题目:答案: 1 -END-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ekouchuanga.com/ekczz/9862.html
- 上一篇文章: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宣传如何给特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