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腹产妈妈何时开始哺育母乳?

剖腹产妈妈因为只有半身麻醉,妈妈是清醒的,所以生产后随时都可以要求和宝宝有肌肤相触的机会,而且和自然产妈妈一样,产后越早开始哺育母乳,就会越早能让宝宝习惯你的气味、声音,让宝宝习惯吸吮你的乳房,降低胀奶的不适感,同时让你的奶水更早充足,这也是母婴同室的重要性。

如果宝宝在身边,可以很容易观察宝宝的喝奶需求;但若宝宝住院无法在身边时,医生会视情况尽早安排喂食宝宝。

不要担心因为宝宝没立刻吸吮乳房而没有奶水,生产后的泌乳反应自然会开始作用,且刚出生的宝宝奶水需求也不多,刚好就是妈妈初分泌的奶量。

母乳宝宝较配方奶宝宝瘦?

以前的儿童生长曲线是从年沿用至今,当时参考的样本是以喝配方奶的宝宝为标准测量,因此发现,喝配方奶的宝宝容易胖,但母乳宝宝会比较结实、精瘦。很多妈妈以为是因为母乳让宝宝的体重降低,其实不然!

现代的儿童生长曲线已针对现行宝宝标准来制定,并鼓励宝宝应该多喝母乳。只要成长曲线落在3~97百分位范围内,就属正常,如果在健康检查时发现,生长曲线和之前突然落差两格,就应留意健康是否出了问题。

添加米酒的补品,哺乳妈妈能吃吗?

医师建议,产后妈妈1周内不要吃添加米酒的食物。因传统的进补食品,如麻油鸡、麻油腰子等,在烹调过程中会加入米酒,请产后妈妈1周后再食用。

米酒的添加量,则需考量产妇体质和个人酒量,以“适量”为原则。因为米酒会转换到乳汁中,因此建议米酒要煮开至酒精全部挥发后再食用,以免婴儿喝到太多残留的酒精。

由于婴幼儿的肝脏功能较弱,代谢酒精的能力不如成人,若一定要喝添加米酒的补汤,请哺乳完后再进食,或饮用后3小时再哺乳,并酌量饮用。

母乳宝宝的挑便次数用软都属正常?

通常喝母乳的宝宝较少有便秘的困扰,刚出生的新生儿宝宝,有时甚至会1天排便6~9次,是因为新生儿大约每2~3个个小时就要喝1次奶,且新生儿的肠胃是直肠反射,因此频繁的喝奶次数,使排便次数居高不下。等到宝宝约4-6个月大,肠胃功能比较成熟,喝奶的次数减少,间隔时间长后,排便的次数就会渐趋正常,1天平均1~3次。

到了6个月以上,宝宝的排便次数会再次减缓,因为这个阶段母乳的浓度会转稀,且宝宝的肠胃道功能逐渐成熟,能完整吸收母乳的养分,同时开始吃副食品,排便次数会和大人相近,1天1次或2天1次。

超过1岁以上还在哺育母乳的宝宝,有时也会4~5天才排便1次,但这不是便秘,只要宝宝的胃口佳、活动力不错,且便呈条状,排便时没有痛苦的感觉,都算正常。

宝宝出现黄疸还能再喂母乳吗?

黄疸是-种亚洲宝宝常见的现象,和哺育母乳没有直接关系,因此不需要停止哺育母乳。但当宝宝出现皮肤泛铜黄色、大便颜色变白(也有可能是胆道出现问题的现象),或宝宝的活动力、吸吮力变差时,有可能是受到细菌感染或尿道感染,就要请医师诊治。

在哺育母乳期间出现黄疸有2种可能,即早发性黄疸和晚发性黄疸。根据研究发现,出生后每天喂食母乳8~12次以上的新生儿,较少出现黄疸现象,也就是说喂食母乳次数较多的新生儿,不容易有黄疸。

晚发性黄疸通常是在宝宝带回家后,过了10~14天,发现宝宝的皮肤仍然黄黄的,甚至比出院前更黄,造成的原因跟母乳中的一种特别成分有关,这样的黄疸现象会持续到宝宝2~3个月大左右才会逐渐消退。出生后2周内,若黄疸明显,医院检查胆红素是否过高,以决定是否需要治疗。

妈妈亲喂如何防乳腺炎?

在喂完母乳后,事后的处理也很重要,若乳腺中有过多母乳残留,又置之不理,容易引发乳腺炎。因此,当宝宝喝饱后,最好再挤1次奶,挤到母乳不会大量流出时即可。此外,也可以将后奶挤出,稍微涂抹于乳晕及乳头上,帮助保持乳晕和乳头的滋润度。

若平时喂母乳很顺利,但母亲乳房突然开始疼痛,且宝宝食欲变差、脾气不佳,可观察宝宝的口腔中,是否有白色乳酪状的鹅口疮,若有,是感染了念珠菌,医院涂抹抗霉药粉,持续治疗3~4天即可改善。

有乳腺炎可以哺乳吗?

如果乳汁没有完全吸净,可能造成乳房组织发炎,就是所谓的非感染性乳腺炎;但有时乳房也会被细菌感染,成为感染性乳腺炎。

出现乳腺炎时,通常妈妈会觉得局部有硬块且非常疼痛,皮肤发红,甚至会发热及感到疲惫。这时一定要将乳汁全部挤出,才能改善。即使乳腺发炎了,还是可以持续哺育母乳,并不会增加宝宝感染的机会。

通常只要乳房的奶水被挤出来后,乳腺炎就会好转,但如果情况严重,且有明显的发热现象,或乳头出现破皮或裂开的状况时,就需要请医师诊治,但这时仍可考虑继续喂母乳。

妈妈的心情会影响泌奶量吗?

妈妈的乳汁分泌多寡,和正确哺乳及宝宝的刺激次数有关,也就是说,吸得越多、分泌得也会越多;不过,妈妈本身的营养、健康和心理状况,也是影响乳汁分泌的重要关键,有时妈妈承受太多的压力,就会出现奶量不足的现象,这是正常的只要经常按摩刺激乳房、摄取足够的营养、保持心情愉快、作息正常,就可以让乳汁分泌足够。

母乳请放轻松,过度担心要求全母乳反而有压力挤不出母乳,这时可适当地用配方奶加上饮食调理,多喝水成汤,再逐步增加奶量即可。

TIPS:适度挤奶,改善胀奶不适

如果上班时胀奶情形很严重,可稍微挤掉一些,减轻不适感,但若没有定时挤出奶水,很可能几天后奶量的分泌就会减少。

奶量不够的解决方法?

判断奶量是否足够的方法,可以观察宝宝的体重增加速度、尿量多寡、母乳的哺育次数等,如果发现奶量真的不足,也不用过于自责。

通常奶量不足的情况都是暂时性的,原因可能是妈妈开始上班、居家环境改变、宝宝或妈妈生病,或妈妈过于劳累、工作压力大等,以及足以影响妈妈情绪的问题过多,导致影响乳汁的分泌及影响喷乳反射。只要情绪恢复,增加让宝宝吸奶、挤奶的次数,或吃发奶食物,通常几天后就可恢复奶量。

每天要喝毫升的水、汤、豆浆等,再加上持续进行乳房按摩、挤奶等动作,并耐心地让宝宝吸奶,增加喂奶或挤奶次数,-日6次,虽然费时间,但却有不少妈妈因为这样的动作而增加泌乳量。如果这些努力都做过了,还是无法改善,也可以考虑用配方奶来补足。

母乳不足,可以与配方奶一起喂吗?

尽可能让宝宝只喝母乳。若是因为母乳分泌不足,担心宝宝吃不饱时,可以考虑暂时用配方奶补足,建议只要能挤出一些母乳,就不要轻易放弃让宝宝吸母乳。也就是说,即使想要以配方奶补足宝宝的食量,也应该以母乳为优先,不足部分再以配方奶补充。

每次喂奶时,最好让宝宝吸吮两侧乳房各5~15分钟,可刺激增加泌乳量,也能加强亲子间的交流。若母乳真的不够宝宝喝,才考虑喂配方奶。

为何有时奶水浓稠,有时却稀稀的?

妈妈摄取的营养会直接反映在奶水上,若饮食中的油脂、蛋白质较多,又正好是乳汁的制造原料,奶水会较浓稠。相反的,若妈妈饮食较清淡,会发现即使每天喝很多汤汤水水,奶水仍稀,所以宝宝可能不到2小时就饿了。

也就是说,妈妈在补充汤水时,还是要多留意饮食的内容,多吃高蛋白质的食物,才能分泌出浓稠的奶水。

职业妈妈如何持续哺乳?

上班的妈妈还是可以持续哺育母乳,很多职业妇女能持续哺喂母乳直到孩子2~3岁。秘诀在于上班前先直接喂宝宝喝奶,.上班时间再利用休息时间挤奶,冷藏后带回家,留给宝宝第2天喝,回到家后再直接亲喂宝宝喝奶。当然,这种方式必须请照顾宝宝者支持和耐心配合,才能顺利完成。

妈妈怀孕了,就不能再哺乳了?

很多人误以为怀孕后就不能再哺育母乳,其实不完全正确,只要妈妈愿意,还是可以持续喂奶。然而,由于奶量可能不够,宝宝必须搭配其他固体食物,营养才会足够。但对些怀孕时比较容易有并发症或流产几率较高的妈妈而言,要小心因为乳头的刺激而造成早期宫缩。

怀孕时,奶水的分泌量确实会降低,不过,如果这时宝宝已经开始吃固体食物,这就不是问题了,有时宝宝会因奶水不足而停止吸奶。

补充配方奶后,宝宝就不爱吸母乳了?

吸奶瓶比吸吮妈的乳房要轻松得多,不需要使尽力气就能饱餐顿,因此有许多宝宝喝了配方奶后(严格来说应该是用奶瓶喂奶后),就不爱妈妈亲喂母乳。

建议至少持续哺育母乳直到宝宝6个月大,如果宝宝不愿意吸母乳,也应该将母乳挤出,用奶瓶喂养。至于若需喂配方奶,也最好是以配方奶补足不够的母乳量,应该先让宝宝吸食母乳后再喂配方奶较佳。

宝宝断奶后,乳房怎么护理?

宝宝断奶后,乳腺还是会分泌母乳阵子,如果置之不理,母乳会残留在乳腺,可能造成乳腺炎,因此,断奶后务必做好乳房的护理工作。

当妈妈准备停止授乳时,母乳的分泌量就会逐渐减少,这时如果仍会觉得乳房热热胀胀的,可以用湿毛巾冷敷,如果疼痛难耐,也不妨稍微挤出一些乳汁,只要挤到第3天,乳头周围变得柔软的程度即可。

3天以后只要挤少量母乳,让乳腺保持畅通即可。之后,拉长时间,每隔1周、2周、1个月,都挤少量乳汁出来,最后等到挤出像初乳般高浓度的乳汁时,就表示乳房护理完成了。

母乳宝宝喝母乳可以喝到几岁?

根据美国小儿科医学会的建议,妈妈可持续哺乳到宝宝1岁以上;世界卫生组织则建议最好持续哺育母乳2年。当宝宝开始补充副食品时,妈妈乳汁的分泌也将逐渐减少,1岁后成功换成幼儿食品,正常饮食已能摄取到充分的营养时,可以开始考虑让宝宝不完全依赖母乳。

不过,即使宝开始吃副食品,母乳仍是大部分的维生素、蛋白质、脂防及消代来源。身可使宝的精神安定因此喝到2到3岁都没关系。但当怀下一胎时,即可考虑让宝宝断奶,因为乳头受刺数容易让子官产生收缩,使流产或早产的几率升高,这时是断奶的好时机之一。

TIPS:职业妈妈哺乳要诀

●让宝宝学会2种进食方式:在宝宝出生后的2个月间,尽量让宝宝喝母乳,到了快上班的前1~2周,才让宝宝学习使用奶瓶喝奶,这时候,宝宝对乳头发生混淆的可能性就不大了。

●调整喂母乳的时间:如果上班的地方不允许挤奶,就在上班前先哺育1次母乳,其余时间让宝宝喝配方奶,等到下班后,再持续哺育宝宝母乳。不过在上班前1~2个星期,就要开始逐渐减少白天喂奶的次数,免得上班时胀奶不舒服。

注:本文由作者独家原创作品,未经允许,禁止抄袭,违者必究!图片如有侵权,请联系。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ekouchuanga.com/ekczz/103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