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鹅口疮

病原菌为白色念珠菌。主要病变在心脾。多见于初生儿,以及久病体虚婴幼儿。

2、鹅口疮辨证论治

实火证应治以清泄心脾积热;虚火证应治以滋肾养阴降火。

心脾积热证——治法:清心泻脾;方药:清热泻脾散。

虚火上浮证——治法:滋阴降火;方药:知柏地黄丸。

3、小儿口疮:病变部位在心脾胃肾。

4、口疮辨证论治:

风热乘脾证——治法:疏风散火,清热解毒;方药:银翘散。

心火上炎证——治法:清心凉血,泻火解毒;方药:泻心导赤散。

虚火上浮证——治法:滋阴降火,引火归原;方药:六味地黄丸加肉桂。

5、口疮

齿龈、舌体、两颊、上颚等处出现黄白色溃疡点,大小不等,甚则满口糜腐,疼痛流涎,可伴发热或颌下淋巴结肿大、疼痛。若满口糜烂,色红作痛者,称为口糜;溃疡只发生在口唇两侧,称为燕口疮。

6、鹅口疮

多发生于初生儿或体弱多病的婴幼儿,或长期使用抗生素、激素患者。口腔及舌上满布白屑,周围有红晕,其疼痛、流涎一般较轻。

7、手足口病

多见于4岁以下小儿,春夏季流行。除口腔黏膜溃疡之外,伴手、足、臀部皮肤疱疹。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ekouchuanga.com/ekcjs/77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