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看孩子的眼睛

人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看眼睛可以了解心神的变化。察目诊病,是一种简便易行的方法。

眼神变化是最敏感的变化,健康的孩子眼睛黑亮、圆大、灵活,神采奕奕,是肝肾气血充沛的表现。反之,如果目光无神,则为病态。

双目凝视或直视,是惊风的先兆。

双目干涩,白膜遮睛,是肝血亏虚,见于眼疳。

湿热或寒湿内阻,则白眼发黄,见于黄疸。

此外,还应注意眼眶是否凹陷、瞳孔的变化、瞳孔对光的反射等。

第四,看孩子的耳朵

中医称耳为肾之窍,耳轮丰厚、柔软而颜色红润的,表示先天肾气充盈;反之,则表示肾气不足或体质较差。

如果耳背红纹浮现,多属于风热,同时有身热面赤,须注意有无痘疹。

如果耳内流脓、疼痛,伴发热为肝胆火盛导致的化脓性中耳炎。

此外应观察耳垂下是否有肿胀,如果以耳垂为中心出现漫肿,皮肤颜色不变,则多见于痄腮,也就是流行性腮腺炎。

第五,看孩子的口唇

父母还应注意观察孩子口唇的颜色、润泽度。

正常的嘴唇颜色红润,气血充足;

淡白为气血不足;

青紫为气血瘀滞;

唇干且呈樱桃红色,为吐泻伤阴;

口腔粘膜有黄白色溃疡,或者是满口发红、糜烂,为口疮;

口腔粘膜、牙龈、舌面布满白屑,是鹅口疮;

口颊粘膜近臼齿处出现白色针尖大斑点,周围有红晕,为麻疹粘膜斑,是麻疹初期的特殊体征;

咽红、扁桃体肿大,为外感风热或肺胃之火上炎;

咽喉色红、糜烂,伴全身红色皮疹,常见于丹痧;

牙龈红肿为胃火上炎。

此外,有的孩子会流口水。一般分为清涎和粘稠的唾液。

如果孩子口角流清涎,并且没有臭味的,属于脾胃虚寒;

流涎粘稠,有臭味,属于脾胃湿热;

口角流涎,但孩子自己不能察觉,在睡觉时流得更厉害,一般属于脾气虚弱,不能够摄纳;

当孩子肚中有虫或者胃热时,也会流口水。

文中部分知识参考自中医治未病指导丛书《治未病呵护柔嫩的幼芽》,总主编郑玉玲,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

(作者:书小言责任编辑:杨华)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ekouchuanga.com/ekcjs/108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