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嘴里长了鹅口疮,宝妈发现后是既心疼又心急。那么如何预防小儿鹅口疮呢?宝宝一旦患上了鹅口疮,该怎么护理?今天北京红墙月子会所护士长邓老师在CC母婴讲堂第12期为你带来《鹅口疮的观察与护理》,相信可以对大家有所帮助。

鹅口疮(又名雪口病),

白念菌病是由真菌传染所致,

新生儿多由产道感染,

或因哺乳奶头不洁或喂养者手指的污染传播。

任何年龄都可发,

但2岁以内的婴幼儿最多见。

病因

1、接触感染

2、消毒不彻底:

奶瓶,奶嘴消毒不彻底,母乳喂养时,妈妈的奶头不清洁,都可以是感染的来源,在幼儿园过集体生活,有时因交叉感染可患鹅口疮。

3、长期服用抗菌素

症状

口腔粘膜出现乳白色,微高起斑膜,周围无炎症反应,形似奶块,无痛,擦去斑膜后,可见下方不出血的红色创面,斑膜面积大小不等,可出现在舌,颊,腭或唇内粘膜上。与吃奶后残留奶液区别:残留奶液一经喝水会被漱清。

护理

用弱碱性溶液,如2%~5%碳酸氢钠(小苏打)清洗,制霉菌素和鱼肝油混合涂患处等效果良好。加强营养,特别适量增加维生素B2和维生素C。

识别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ekouchuanga.com/ekcff/56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