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小儿脾虚,这样调节最有效
中科爱心救助 http://m.39.net/disease/a_6105620.html 随着夏天的到来,天气越来越热了,北方雨水也开始增多,南方更是高气温,空气湿度更大,基本上可以用湿热二字形容。 提醒各位家长除了生冷,饥饱无度,过食油腻、煎炸之品,或者是长辈溺爱孩子,纵其所好,恣意吃各种零食,造成偏食毛病,这些都是很损伤脾胃的。尤其在6-7月份一年阳气最旺盛的时段,加上湿气盛,湿热交蒸闷热异常尤其是要注意宝宝脾胃病的发作。 中医上就有小儿“三有余四不足”之说,四不足中就有一个叫脾常不足。脾常不足指的是脾虽然已经正常发育了,但是长得却还没有成人那么壮。所以,稍稍有个饮食上的不注意,就会造成脾虚。 01脾虚的原因多与喂养不当、病后失调、先天禀赋不足以及情志失调等因素所致,病位主要在脾胃,病机为脾运失健。病久因气血化生乏源可影响小儿生长发育。 02食物消化的过程中医认为:食物进入身体,要经过消、化、运三个环节。 食物进来首先进入的是胃,胃是管受纳的,我们吃进东西,胃负责接受,好比收发室。胃把东西接收完以后做初步的处理,把完整的食物变成易于分解的小块。就是我们通常所讲的“消化”的“消”的部分。这个时候食物还是食物,只不过被拆分了。 接下来轮到脾工作了,脾要把食物先化掉,食物本身并不是我们身体能够吸收的物质,比如白菜我们没法儿直接吸收,但是我们的脾可以把它给“化”成我们可以吸收的物质,这个过程叫“化”,这是脾的功能。 为什么叫“脾主运化”呢?因为“化”之后,还有“运”。当脾把食物给化成可以吸收的物质之后,脾还负责把它送往全身各处。其中,食物化成一些好的东西叫精微物质,其中清轻的物质往上走,向上输送到心肺,成为气血化生的来源;另外一方面是输送到全身,濡养四肢百骸。有一些重浊的物质向下走,其中糟粕会被排出体外。 中医有句话叫“四季脾旺不受邪”,这是医圣张仲景说的。意思是脾是人体正气的来源,任何时候,只要脾气旺盛,那么人体就不容易受邪。脾胃为后天之本,如果出现问题,可能对孩子成长造成不可逆的损伤。需要家长时刻注意“保脾护胃”。 03脾虚的五个阶段宝宝生下来,脾胃是第一个经受考验的系统,所以也是第一个要巩固的系统,脾胃好了,其他系统才有充足的供给。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小孩的脾胃先天稚嫩,加之后天喂养不当,就容易造成脾虚。 脾虚的几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刚出生,一部分孩子在母体里郁热,出生后表现为胎毒,如黄疸、鹅口疮等。古代中医有拭口的传统,根据胎毒情况用纱布蘸甘草或黄连水拭口。有胎毒的宝宝如处理不当很容易造成脾虚,严重者出现发育缓慢。 第二阶段是出生后3个月,这阶段因食量增加,或过量喂养,也有因为牛奶不耐受的原因,出现消化不良、湿疹、鹅口疮等症状,可看到舌苔白厚。因积食造成脾胃湿热导致。应当消积去湿热。 第三个阶段是出生后6个月,添加辅食之后,食物种类增多,而且和外面接触增加,容易积食、着凉等原因导致腹泻。这时候主要是帮助消化。 第四个阶段是1岁以后,由于口味偏好出现暴饮暴食,或少食寡味,不能定时定量的吃饭,此时脾虚多是看上去身体健康、食欲旺盛的宝宝。这类宝宝容易表现出爱发烧,多为积食发热。这时候要注意的是饮食有节。 第五阶段是3岁以后,脾虚症状持续,不像之前时好时坏。因证型不同,脾虚表现也多种多样,或脾失健运而厌食,或脾气虚而面色少华及易感冒,或脾胃阴虚而便秘及消谷善饥。需要辨证论治。 04脾虚的中医调养饮食有节(1)控制入量,不要连续喂食,要间隔3小时以上,每顿7-8分饱; (2)促进排出,孩子的消化能力弱,积食患儿家长应该在饭后一个小时以上为孩子做一做腹部推拿,帮助肠蠕动,推拿后孩子出现排气或排便; 食物不耐受或食物过敏(1)对严重不耐受的食物,最好间隔2-3个月以后再试食用; (2)添加辅食种类要缓,每种食物适应半月以上,才能添加下一种,绝对不能一次添加几种; 饮食禁忌尽量不吃“肥甘厚味”,不吃凉性食物和热性食物: 肥甘厚味:油腻、甜食、口味重的食物; 凉性食物:冰激凌;海鲜;凉性水果(瓜类); 热性食物:羊肉;辛香调料;热性水果(榴莲、荔枝)。 特色疗法中医小儿推拿 中药香囊:将砂仁、豆蔻、苍术等药物装入布袋中,靠气味起到健脾开胃的作用,适用厌食及消化不良等症状; 小儿推拿:四时辨体捏脊+小儿特定穴推拿,根据四时节气变化和儿童体质的不同,增加推拿相应的穴位,一年四季,保脾护胃; 健脾贴敷:中药穴位贴敷以达到阴阳平和的作用,通过调理脾胃,从而改善由脾虚所致的厌食、便秘、消化不良(完谷不化)、腹痛腹泻、积食发热、口气臭秽、鹅口疮、易感冒、多汗、流涎、痰多、脾气大、神疲乏力、睡眠不实、肥胖或消瘦等症状。 中药免煎颗粒:不用熬中药、不用忍苦药,经过医生辨证配方的免煎颗粒,像冲咖啡一样服用、携带更方便。 乾熙堂温馨提示 本文不可作为诊疗及治疗依据,仅供参考。身体有恙请及时就医,勿擅自用药。 识别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ekouchuanga.com/ekcff/4816.html
- 上一篇文章: 收藏8种常用养生中药,这样吃功效大增
- 下一篇文章: 优惠学习零基础,小儿推拿学习班7月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