蓓优小课堂宝宝长了鹅口疮怎么办
许多妈妈会发现宝宝的小嘴巴里,老有不少白块块,擦都擦不掉,宝宝还不会说话,虽然没有哭闹但是看着也挺不舒服,这可能就是传说中的“鹅口疮”了,是一种婴幼儿十分常见的感染性疾病。 鹅口疮是一种新生儿最多见的疾病,在婴儿的口腔黏膜表面形成白色斑膜,又称新生儿鹅口疮或雪口病。过度疯长的念珠菌聚集成白色薄膜,可以覆盖宝宝的嘴唇内黏膜、上颚、舌头、颊黏膜等部位。这是由白色念珠菌感染引起的,说白了就是真菌感染,密密麻麻的白斑就是过度繁殖的真菌。 鹅口疮的白色呈乳酪状,有的是点状,有的融合成一片,不易被擦掉。如果强行用棉签、纱布擦除,可能会露出红色创面,甚至出血。 鹅口疮 马牙 鹅口疮不是奶块或马牙 宝宝吃奶后,如果没有及时清洁,会形成奶块,这与鹅口疮有一些相似,区别它们的办法就是:用湿棉签轻轻擦拭,白色块状物消除,是奶块;擦除困难或留有红色创口的,就表示宝宝患了鹅口疮。 马牙长在牙床上,也是白色点,摸着比较硬,不是软的水泡。鹅口疮是真菌感染造成的,口腔内可见一块块的白色膜状物,擦掉后可看见底下感染发红的口腔粘膜。 如何治疗鹅口疮 鹅口疮虽然挺让父母纠结,但是比起其他婴幼儿疾病,算是比较容易治疗,一旦宝宝得了鹅口疮也不用惊慌,做好护理和治疗,等待时间过去就会慢慢恢复。 药物治疗 1、用2%苏打水溶液少许清洗口腔后,每天l一2次。 2、用制霉菌素片1片(每片50万单位)溶于10毫升甘油中,然后涂口腔,每天3—4次。一般2—3天鹅口疮即可好转或痊愈,如仍未见好转,医院儿科诊治。 营养均衡 应选择容易消化吸收、富含优质蛋白质的食物,并适当增加维生素B和C的供给,如动物肝脏、瘦肉、鱼类以及新鲜蔬菜和水果等。 母乳喂养 研究证明,母乳喂养儿更少患鹅口疮。大概是由于母乳清洁度高、污染机会小,母乳中还含有许多抗菌物质(溶菌酶、白细胞、抗体等)可以帮助宝宝抵御感染。 妈咪u宝家友情提示: 我们是一个为妈妈们提供专业的母乳喂养知识的平台。在这里,妈妈们分享母乳喂养、亲密育儿的经验,组织各种各样的母乳喂养的公益宣传活动,让妈妈们可以找到自己的组织,结识身边志同道合的战友。希望更多的妈妈们加入我们,一同成长! 公益讲座、活动合作单位:如果您所在的单位、社区希望得到母乳喂养宣传的公益讲座或者其他相关活动,联系方式如下: 扫码加入 妈妈群 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ekouchuanga.com/ekcff/1423.html
- 上一篇文章: 医疗奉贤区第二批特色专科
- 下一篇文章: 婴儿鹅口疮详解